距離回家不到四十天, 目前人在Marlborough sounds的Clova bay裡換宿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. 這戶雇主ㄧ家五口三年前從威靈頓搬到這個天堂般的地方. 小孩都還在國小階段, 主人有三間cottage出租給客人當假日釣魚小屋用室內家具用品一應俱全, 表面上看起來就是靠這個維生. 但與她們生活幾天後我覺得他們根本不缺錢, 他們只是來享受一種與都市不同的生活方式. 每天早起餵雞餵豬, 然後澆花整理花園打掃cottage. 喝個早茶再做點雜事, 午餐過後開始準備小孩下課回家的點心等等的। 然後過起幸福的家庭生活।
<慷慨的主人給我一整間小屋自己住>
除了這些日常雜事, 週末可能到山上去獵山豬或出海釣釣大魚. 不然就全家到Nelson或附近城市去過過週末। 這就是這戶人家的生活. 在這麼美麗的地方過這麼簡單的生活要人不羨慕都難.
來到這裡算是個非預料中的事, 本來我是有旅行計畫的, 不過在進去過蘋果包裝廠一周感覺太無聊,然後又去採蘋果三小時結果只賺28紐幣। 所以計畫又趕不上變化了. 就這樣花了兩天的時間狂打電話只給我問到這ㄧ戶缺人換宿. 所以我就來了.
<門口就是Oyster bed>
再次進入Marlborough sounds我感覺很不同। 因為路途遙遠心裡面並不是那麼想再進來. 但當我在遙遠的高處看到Clova bay後我實在很慶幸我在這趟working holiday的尾聲做了一個這麼漂亮的決定. 這ㄧ戶的主人以前是個會計師, 主要做稅務諮詢的工作. 這也很合理的解釋他們有能力負擔在這個天堂的生活開銷. 且還能養養外國來的流浪漢來娛樂他們ㄧ家人.
就如同我在其他地方換宿一般, 做的也是雜事, 不過這戶比較懶, 所以也會幫他們做家事। 這有好有壞, 好處是家事都很簡單, 壞處是我自己也很懶的做家事। 不過反正我一天做四個小時左右就有飯吃有好地方睡, 所以也就照做.
雖然前前後後做過六次換宿, 但是這次我才真的是經歷了kiwi的家庭生活. 因為有小孩的關係, 許多事情都圍繞在小孩上面打轉. 這戶主人是對好父母, 在他們的心中與行為上總是以小孩優先. 他們的小孩可以做任何事, ex:吃飯時跑來跑去, 抱著雞到處跑然後全身衣服弄髒, 甚至拿著水管互噴, 但就是不能玩Playstation (PS已經因為他們打太大被沒收). 這與台灣的生活思維差異極大, 每天一起吃晚餐時看著他們過著家庭生活, 我漸漸的想起了家, 雖然我家遠不如他家, 但總是自己的家. 就如同俗話說的金窩銀窩都比不上自己的狗窩一樣的貼切. 離鄉背景雖說不算太長, 但也不是太短, 越來越常在夜深人靜時想起了台灣的種種, 聽著江蕙的台語歌想著故鄉的一景一物. 然後一日更甚一日. 原來這就是想家的滋味, 在我剛離開台灣時從沒想到過會有這樣的感覺. 與其說是難受不如說是奇妙的感覺, 在紐西蘭的時間有限而我是如此的喜歡這個地方, 但心裡的另方面卻是不斷的觸及故鄉的事物. 我說我想回家卻又捨不得離開.......